2015年9月21日星期一

南岛学堂2:“移民、公民和难民—乡关何处?”





南岛主办的 《南岛学堂》第二讲,请到长期致力于研究难民与移工的联合国难民署顾问唐南发先生,于9月25日(星期五)午2-430 南洋理工大学LT 17 (讲堂17)主讲,讲题为「移工、公民和难民—乡关何处?」。本次学堂旨在探讨难民的印象、回应、解决方案、公民与陌生人的互动等问题。

*「学堂」将採取文化付费,自由乐捐方式。

欢迎有兴趣了解及难民议题的朋友出席,一同探讨此次课题。谢谢。
—————————————————————
讲题:「移民、公民和难民—乡关何处?」

「内容大纲」:

叙利亚,南苏丹和利比亚难民冒着危险付出高价逃离国内的军事冲突,却被希腊的海警推出公海,或在布达佩斯上不了火车。就在上个月,被弃置于奥地利某一条公路上的卡车中,人们发现了71具难民的尸体。这一切的画面实在过于让人心碎。
在东南亚,我们也于今年较早时候见识到了载着罗兴亚难民的破船被泰国和马来西亚拒绝登陆。
假若我们不严正地检验普遍存在于主流社会日益抗拒给予难民保护的围城心态,就无从认真地理解并处理难民这项议题。这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尝试厘清对难民的错误印象,思考一系列可能的解决方案,了解不同区域间回应之异同,并在全球难民挑战的背景下探讨公民与陌生人之间紧密的互动

「主讲人简介」:


唐南发于马六甲出生,于柔佛南部长大,毕业于新山宽柔中学,随后在伦敦生活长达11年,取得英国伦敦都会大学文化研究学士(BA in Cultural Studies from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国际政治硕士(MSc.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rom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目前为联合国难民署独立顾问。他固定为马来西亚数个另类媒体供稿,包括《当今大马》,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性别少数群体,族群政治与民族主义等。

注:为方便场地和座位的安排,有意出席的朋友请填写网路报名表格,以方便统计,谢谢,期待您的参与:http://goo.gl/forms/FD2rRqXFyk


脸书活动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72150369467446/


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

[南島]系列活動十六:與草根書室聯辦講座: 新加坡成功模式背後的人文代價



日期:3月14日
時間:下午5.00--7.30
地點:草根書室
主講人:曾柏文(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
聯辦單位:南島、草根書室 


新加坡的故事,常強調其一連串成功,例如政府的高效廉能,亮眼的經濟表現、多元族群社會的和諧,或許還會提到「安頓一國國民」的政府組屋、排名亮眼的大學,與投資全球的主權基金等。雖然成功滿足國民對「生存」「安全」等需求,卻因「用力過深」,弔詭地成為其人文發展的枷鎖。講座將深入談新加坡的「人文」空間──或更精確的說,在新加坡,人能將「人身而為人」最重要的特質,充分發展的可能性。
 



【主講人簡介】

曾柏文,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台灣東海大學、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目前也為聯合線上顧問,負責籌備 UDN Debate 辯論網站與 UDN Global 全球頻道;同時兼任 CNEX Studio 編輯室總召,以及天下獨立評論、鳴人堂專欄作家。
早期曾擔任天下遠見出版編輯、行銷企劃,國會法案助理與選舉幕僚;近年也曾任職於歐盟「知識政治與新興融合科技」計畫、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 (ISEAS),與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 (IIAS)









2015年1月23日星期五

[南島]系列活動十五:與華裔舘聯辦講座“ 重建的影像──影像與政治、幻象、共同體、歷史的再思考”





講题:
重建的影像──影像與政治、幻象、共同體、歷史的再思考
Reconstructing Image: Rethinking Image Politics and Its Relation to Illusion, Imagined Communities and History

主講人:區秀詒
日期:2015年1月23日(周五)
時間:下午2.30-4.30
地點: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二樓演講廳


在幾乎人手一機,每個人的雙眼都成為自動攝影機和蒙太奇製造機的當代生活情境中,影像的洪流儼然已經避無可避,其所殷切期盼的動能也迅速落入過剩與疲乏的危機。影像機器在東南亞(甚至是亞洲)的出現,總和科技進步觀以及帝國殖民統治脫離不了關係。然而,身處一個截然不同的歷史、社會以及政治脈絡下,我們可以如何思考或翻轉西方所主導的影像機器和機器影像史觀?從現場電影到棉佳蘭,此講座以講者的創作為軸,重新去思考影像和政治(影像政治非政治影像)、幻象、共同體以及歷史之間的關係。策展人與評論人郭昭蘭如此形容區秀詒的創作,「區秀詒的影像創作是她對影像政治思考的具體實踐。…「棉佳蘭」系列作品,回應着她的出生地馬來西亞,在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種種問題與其精神意識。」

講師簡介:
區秀詒,出生長大於馬來西亞,畢業自文化大學戲劇系,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電影研究所,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北並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區秀詒主要的創作方向分成兩部分,一是對影像生成機製的關注,以自制機械和機械式電影放映機而作的現場電影(live cinema)。二是以錄像、觀念、裝置等混合形式,探討和擴延影像與影像製造以及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 作品曾入選韓國首爾國際實驗電影節、曼谷實驗電影節、美國Hallwalls 當代藝術中心 Tropical Seasoning、 紐約Squeeky Wheels錄像展、「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形影相晰」、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等。區秀詒曾兩次獲得馬來西亞Krishen Jit Astro Fund 。她同時也是馬來西亞燧火評論駐站評論人,並曾擔任2010和2011 KLEX吉隆坡國際實驗電影與錄像節選片人.

Au Sow-Yee was born and grew up in Malaysia, she now lives and work in Taipei, Taiwan. Graduated from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wan) majored in theatre arts and attained her M.F.A degree from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U.S.A). She is currently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New Media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er works concentrated mainly on two directions, one is the continue interest in image making mechanism, creating live cinema performance using self-made mechanism and mechanical film projectors. Second is to question, explore as well as exp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mages, image making, politics and power, through video installation and other mediums. Sow-Yee’s works were exhibited in official selection of Experimental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in Seoul (ExiS), Bangkok Experimental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Hallwalls Contemporary Arts Centre (U.S.A), New York Squeeky Wheels Video Festival, 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etc. She was a two times recipients of Malaysia Krishen Jit Astro Fund. Sow-Yee is currently resident writer for Malaysia online magazine Promethean Fire Review and used to be programmer for KLEX (Kuala Lumpur Experimental Film and Video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