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南島分享會:「人文醫學、寫作、社會觀察」(18.3.2016)

此次的座談扣緊「遊蕩」、「實踐」和「共時性」三個概念,企圖闡述創作者不斷游移的生命經驗和創作之間的關聯性,以及作為一名不安於室的學者,如何藉由文學實踐彌補學術生產的不足。

分享人簡介

吳易叡,生於台灣彰化。本科為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在曾在台北馬偕醫院和花蓮玉里醫院擔任精神科住院醫師。後來棄醫從文,負笈英國研讀精神分析和醫學史。二零一二年獲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之後,先後任職南洋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教授醫學人文。教學研究之餘,從事詩歌和散文寫作,作品散見於台灣、香港的文學雜誌和報紙副刊。學生時代曾經出版詩集《島嶼寄生》,從醫院辭職後出版《河:賴和音樂專輯》,最新作品《赤道上的極地:獅城微民族誌》五月即將於台灣出版。



為對抗外頭炎熱的天氣,大學室內總吹起強勁的空調,不過吳易叡以詩、散文和歌的創作來分享他的成長經歷和家族故事,以及以書寫記錄各種形式的生命故事,讓大家感受對人、生命與社會關懷的溫度。

易叡關注人的處境,尤其是那些淹沒在歷史和人類學文字當中無法發聲的人,在政治事件中被邊緣化的人,如何能找到說話的管道。於是,無法在制定式學術論文裡安頓的人物,一一進入他的思緒和筆觸,以另一種書寫方式延續他們的生命故事。所謂的文學實踐,亦是一種發聲的方式。 

謝謝易叡,讓大家體悟生命形態與知識實踐的無限可能性,縱然自身強調還在尋找適當的書寫策略,但在不斷的遊蕩、實踐和經歷一連串有意義的巧合事件後,文學生命早已在各種遇合碰撞間逐漸長出她的樣子。創作已不單是創作,那一些蘊含在字裡行間或歌裡的聲音,有著他對人、社會與世界的觀察與體恤。

針對成鋼提問──有關藝文團體在社會運動中也常被邊緣化,以及在充滿著各種限制的大學內部如何展開有效的抗議方式。易叡則認為藝文界雖常被批評溫情有餘,但實際上她有自身的功能,針對的對象或許不一樣,二者可以分工;另外,在大學內維持「理想性」很重要,那是一股堅韌的動力,也是某種形式的抵抗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