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

異地漂流:新加坡移工的安身難題

異地漂流:新加坡移工的安身難題


日期:2018年7月8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三點

地點:城市書房

主持人:張嘉嘉


【分享人簡介】

歐陽玮立,南洋理工大學畢業。不想吹著冷氣過朝九晚五的生活,兩年前開始到建築工地上班。自此接觸移工、認識移工群體及關注移工課題。將分享他在建筑行业见到的移工困境。


劉存全,南島成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國際關系畢業生、前媒體工作者。將分析媒體如何形塑對于移工的印象,我們又如何重構移工生活圈。


陳宇翰(Luke Tan),移工權益組織情義之家(HOME)代表,將分享移工在新加坡面對來自法律與政策制度的問題。


【講座大綱】

新加坡給予國際社會的印象是繁榮、穩定、高效的花園城市。繁榮的背後卻有一群不被主流社會看見的移住勞工。爲了確保經濟發展,移工在低廉薪金與缺乏保障的情況下工作。然而,由于國籍、種族、宗教等身份差異,移工卻往往面對社會他者化的眼光,甚至是排擠。我們如何理解他們的生活與勞動困境?面對想象與現實的落差,體制中的參與者如何面對移工的無力感?勞工法律與政策的運作,如何將他們置放在易于剝削的處境中?面對有限的生活空間,如何重新思考公民與移工、移住者和定居者,以及我們與他們的關系?


【讲座内容分享】
欧阳玮立因为工作关系,开始接触移工,了解他们来新加坡工作的原因。玮立把这些移工朋友的生活看在眼里,也把这些工作伙伴的遭遇放在心里。移工通常是跟亲朋好友借钱,凑足了一万多新元的代理费后,才能获得到新加坡工作的机会。他们在高温、高危的环境下工作。虽说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但是这些防护措施在工作时反而造成不便,所以移工不得已必须在没有防护的环境下工作。另外,他也观察到其他职员对移工的歧视,甚至移工自己也会视自己低人一等的现象。他也设身处地探问移工工作以外的事,例如有什么梦想、什么时候回国等等,而移工在回答工作以外的话题时,都特别开心。在分享的最后,他说,希望努力和善良的人,都能收获幸福。












陈宇翰先生为我们分享了他在移工权益组织中处理过的案例。由于他本身在船厂工作过,目睹了许多移工被不合理对待的事情,他开始协助移工争取应得的工资和赔偿。他说,移工通常来到新加坡之后,才发现不论是工作或生活,都跟中介提供的美好画面有很大的差距。陈先生的演讲让我们看到移工所面对的难题不只是在工作上被剥削。当移工面对压榨、受伤、拖欠工资的问题,索偿的时间过长,法律程序非常繁琐,一般的移工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而且,要是移工开始了索偿的道路,他们也就丢了饭碗。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他们不仅没有收入,工作准证也被取消,要是回到所属的国家,又要面对清还高昂的代理费的问题。移工以法律途径索取被拖欠的工资最后的结果,多数只能拿回部分工资,而无法拿回应有的工资。所以,陈先生说移工的抗压性通常很强,要不是长期没有收到工资或是受伤后公司不负责,这些移工通常对这些不平等待遇忍气吞声。此外,在政策上对移工保护不足也是致使移工容易沦为被剥削的对象的原因。陈先生说,打着“低廉的劳动资源”作为吸引投资者的卖点,也是移工问题的症结所在。
刘存全关注的是媒体对于移工形象的形塑。媒体在报导有关移工的新闻时,没有将移工实际面对的制度问题展现出来,而只是再现移工给人可怜、善良、危险的感觉。对于移工的报导,移工的声音往往却是缺席的。移工报导的浪漫化,让这群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再度被边缘化。存全举了一些报导作为例子,分析了媒体如何影响了人们对于移工的观感和想象,也影响了人们对于移工事件的思考方式。最后,存全提出,雇主只要移工的劳力生产,却不希望移工有其他欲望,像是娱乐和感情,这就像把移工当成工具,而雇主就是工具使用者,这种关系相当冰冷,缺乏同理心。

你的学校还在吗? —— 学校合并对“校园场所文化”的冲击


你的學校還在嗎? - 學校合併對“校園場所文化”的衝擊

日期:2018年2月3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7點整
地點:城市書房

主持:張嘉嘉

【主講人】

李氣虹,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盧凌之,新加坡中文評論網站記者

洪維陽,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研究生


【講座大綱】

在少子化衝擊底下,學校合併是其中一種因應策略。除了重新安排學校結構,資源整合丶校址以外,究竟如何思考失去了“學校”這個“場所”,校園的歷史丶文化與情感記憶要如何保存丶傳承?對於青春學子來說,無論是在中學或初院時期,校園的歷史文化,如何形塑他們的身份認同丶文化個性?當面對“我的學校不見了”或徒有“名字”沒有“空間”的境況,成為沒有母校的人,該如何安放自己的情感記憶?如何進行校園文化保育工作?我們邀請教育丶媒體工作者以及學生來談談學校合併的衝擊,那些可見(建築丶景觀丶物件如校歌丶校徽等)或不可見(記憶丶傳統丶價值等)的“校園場所文化”。

【講座內容分享】

李氣虹老師:有關母校的意義,對校友來說,完整的校史比起校舍硬體更為重要,也是一所學校靈魂之所在。

盧凌之:合併背後的考量是否顯現了菁英思想?不斷被合併的鄰里學校對學生的歸屬感影響深刻;而形成和傳統名校的競爭,恐會讓社會階層隔閡越來越大。

洪維陽:學校是一個地方標誌,在這個空間裡,也是人、事與物的構成。它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分認同,也影響學校附近居民的地方認同。

三位主講人分別從場域權力的競爭、教育的平等與不平等、合併政策背後的菁英思維、以及如何通過書寫構建一個新的記憶空間與文化等面向,豐富以及有層次的內容,讓我們了解學校合併不僅關乎場址與校名的改變,其中的歷史、記憶以及文化情感如何安放與延續,而不成為歷史標本,更甚具挑戰。如氣虹老師所說,人如何安頓心中的情感,正是人文的一種關懷。

也感謝城市書房和南島合辦講座,晚上的城市書房,依然照耀著明亮的燈。

主持:張嘉嘉、攝影:謝征達



不即不離:走入馬共後代的家族史

不即不離:走入馬共後代的家族史

日期: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點半

地點:城市書房

主持:魏月萍

【講座簡介】
「馬共後代」的家族歷史與生命經驗,因為「馬共」這個身份,顯得隱晦不彰。成長於可言說和不可言說的壓抑氛圍底下,馬共的後代如何看待自己的家族經歷與身份印記?馬共後代有著怎樣的情感敘事?歡迎你來聽《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和馬共歷史研究者潘婉明對談──從自身為馬共後代的身份,以及和馬共後代親身接觸的研究者,分享有關馬共的隱匿身影、馬共後代的家族印記、自我的身份認同等,揭示在國家的大敘事以及官方主流觀點以外,那些被困綁在歷史幽徑的微弱聲音。

【對談人簡介】
廖克發,出生於馬來西亞實兆遠。曾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之後赴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曾參與2013年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其作品屢獲國際獎項,受邀競賽於亞洲與歐美電影節。近期作品《不即不離》追溯祖父馬共身份的家族歷史,獲得觀眾的熱烈關注,在新加坡國際影展獲最佳觀眾票選獎、入選釜山國際影展超廣角亞洲競賽等。

潘婉明,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政治大學歷史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括馬共歷史、華人新村、左翼文藝與性別關係。著有《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集體記憶》。


【講座內容分享】




兩個小時的對談,豐富而動人。廖克發分享走入馬共歷史的動因,如何以影像創作來紀錄家族史與想像歷史。從隱匿缺席的祖父到尋求祖父馬共身份認證的過程,揭示那原來沉埋與沉默的家族歷史。失責的父親和革命消失的祖父,讓小歷史和大歷史接得以接合。父子關係的修復也是斷裂歷史修復的過程,二者微妙產生連接。克發也分享在田野中拍攝的素材──表情、眼神、感受等,如何碰撞個人的生命經驗,而這些素材並非可以轉易轉化為剪接敘事。

潘婉明以自己和馬共的牽連,談出一段被視為傳奇的身世,如何形成她內在的衝突,遂而產生「偽第三代」的想法。她認為馬共後代有著不同的世代,而世代間的記憶與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也極其差異。她也提及,女性比男性更能直面家族記憶的傷痛。談及家和馬來亞夢,可了解對大多數馬共而言,家就是馬來亞,如同克發在眾多受訪者口中所了解,馬來亞不只是政治理想,它也是鄉愁,或是婉明所說「馬來亞是許多馬共心目中的實質祖國」。下午的城市書房,聽兩人主講人坦誠而真摰的分享,思緒穿梭在各不同的生命史之間,洞悉人與人最難得可貴的是「理解」與「諒解」。



謝謝克發、婉明,還有城市書房,讓故事和記憶不斷延伸。也謝謝耐心的聽眾朋友,有些朋友兩小時都站著,祈盼大家有豐富的收獲。(攝影:冠輝、皓冰)




南岛猫踪—谈地方文化与知识实践

南岛猫踪—谈地方文化与知识实践

日期:2017年7月29日(星期六)
时间:晚上7时正
地点: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冷气讲堂


【论坛简介】
这项名为“南岛猫踪—谈地方文化与知识实践”的活动除了进行《南岛誌》新书发布会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生独立论坛——“南岛”的成员也将与本地学人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不同领域实践者的分享,彼此互相借鉴,激发出思考的火花。分享人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魏月萍、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林洁莹以及砂拉越年轻学者蔡羽和柯佳育。

今年2月由“南岛”成员独立出版的《南岛誌》,收录了从2011-2013年间,南岛主办过的十场讲座。在议题上,这十场讲座的内容渉及新马两地课题;形式上也有对谈、研究生分享等。其中四篇与新加坡密切相关,谈论的课题有:新加坡早期乡村图貌、文化遗产保存及国族记忆建构中记忆处理的问题。另五篇则关注马来西亚公民运动与反公害运动、新媒体与身份认同建构、马共历史、独中与社区关系。其外,还有一篇主要探讨宗教对同性恋的态度与立场,特別是新马地区的情况。本书旨在为演讲中提出的议题提供解读和参照,冀能深化更广大的读者思考,对这些议题予以更多关注。

活动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57242584555808/


《南岛誌》新书发布会

从校园到社会:新马青年的知识实践与批判


日期:2017年7月8日(星期六)
时间:8pm
地点:亚答屋84号图书馆
主持人:李志勇(业余者成员,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生)

“南岛”于201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以“知识实践”为理念,期许开拓大学校园自由思考和讨论空间,散播思想启蒙的种籽;并且学习以理性、多元与宽容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差异、冲撞与歧异。 6年以来,持续关注新马议题,实验性举办多场讲座,其中包括历史、政治、环境保护与性别等议题。

由“南岛”第一次独立出版的《南岛誌》,整理过去的其中十场讲座记录,不只为了保存一份纪录而已。有感于我们面对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一定已经解决,希望《南岛誌》的面市,能让大家了解哪些问题曾被讨论,激发的思考是什么等;同时看见在新加坡大学校园,仍保有一块让思想自由呼吸的绿地,以其特有的形式创造对话的条件,展现对人与社会的关怀。

本次的发布会,三位分享人将讲述从校园走出社会,分享人如何实践知识?《南岛誌》的出版对于新加坡的校园与社会意味着什么?新马两地的批评方式与行动又如何互相借鉴?

【分享人简介】
苏颖欣,毕业自南洋理工大学英文系博士班,南岛成员,业余者成员,与友人在吉隆坡合办“亚答屋84号图书馆”,目前任职于媒体。
陈雁妮,毕业自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硕士班,南岛成员,《南岛志》主编,目前从事教育工作。
张英豪,毕业自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硕士班,南岛成员,目前从事教育工作。

活动页面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109950639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