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2月3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7點整
地點:城市書房
主持:張嘉嘉
【主講人】
李氣虹,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盧凌之,新加坡中文評論網站記者
洪維陽,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研究生
【講座大綱】
在少子化衝擊底下,學校合併是其中一種因應策略。除了重新安排學校結構,資源整合丶校址以外,究竟如何思考失去了“學校”這個“場所”,校園的歷史丶文化與情感記憶要如何保存丶傳承?對於青春學子來說,無論是在中學或初院時期,校園的歷史文化,如何形塑他們的身份認同丶文化個性?當面對“我的學校不見了”或徒有“名字”沒有“空間”的境況,成為沒有母校的人,該如何安放自己的情感記憶?如何進行校園文化保育工作?我們邀請教育丶媒體工作者以及學生來談談學校合併的衝擊,那些可見(建築丶景觀丶物件如校歌丶校徽等)或不可見(記憶丶傳統丶價值等)的“校園場所文化”。
【講座內容分享】
李氣虹老師:有關母校的意義,對校友來說,完整的校史比起校舍硬體更為重要,也是一所學校靈魂之所在。
盧凌之:合併背後的考量是否顯現了菁英思想?不斷被合併的鄰里學校對學生的歸屬感影響深刻;而形成和傳統名校的競爭,恐會讓社會階層隔閡越來越大。
洪維陽:學校是一個地方標誌,在這個空間裡,也是人、事與物的構成。它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分認同,也影響學校附近居民的地方認同。
三位主講人分別從場域權力的競爭、教育的平等與不平等、合併政策背後的菁英思維、以及如何通過書寫構建一個新的記憶空間與文化等面向,豐富以及有層次的內容,讓我們了解學校合併不僅關乎場址與校名的改變,其中的歷史、記憶以及文化情感如何安放與延續,而不成為歷史標本,更甚具挑戰。如氣虹老師所說,人如何安頓心中的情感,正是人文的一種關懷。
也感謝城市書房和南島合辦講座,晚上的城市書房,依然照耀著明亮的燈。
也感謝城市書房和南島合辦講座,晚上的城市書房,依然照耀著明亮的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